行驶在长江宜昌城区段的新能源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宜昌城发集团 供图
3月5日,位于宜昌船舶工业园的枝江市盛懋船业有限公司里焊花飞溅,为湖北港口集团打造的汉江120TEU(标箱)纯电动集装箱船,正在紧张施工建造中。这也是湖北省汉江流域建造的首艘纯电动集散两用船。电化长江在宜昌引发电动船产业热,3月30-31日上海将汇聚中外代表交流。
长江船舶设计院福建分院院长汤文军将在上海演讲“电化长江船舶技术路径探索”
聚焦“电化长江”,培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宜昌化工产业向新能源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迭代升级的重要承载。
近年来,我市把握机遇、谋定快动,抢占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示范区、长江中上游最大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全力构建绿色智能船舶千亿级产业链,为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日前,记者走进宜昌船舶工业园,探寻宜昌“绿色船舶”加速通江达海路径。
“电化长江”引巨头抢滩
在位于枝江市马家店街道至七星台镇长江岸边的宜昌船舶工业园内,一艘艘正在建造中的万吨巨轮静卧在造船平台上。不到3公里的长江岸线上,集聚了9家造船企业。其中,具有省国防科工办颁发的船舶修造一级Ⅲ类企业2家、一级Ⅳ类企业1家、二级Ⅰ类企业2家。
拿下了多项全国乃至世界之最的纯电池动力船“长江三峡1”便是在这里建造而成,于2022年3月首航,吸引了全球目光。
“长江三峡1”缘何全球瞩目?
作为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和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试点项目,“长江三峡1”拥有载电量全球最大、充电技术世界首创等多项“之最”,不仅标志着宜昌与中国三峡集团央地合作再结硕果,更意味着“电化长江”有了“最优解”,长江乃至中国内河绿色低碳发展迎来崭新里程碑。
项目由中国三峡集团旗下长江电力与宜昌城发集团旗下湖北三峡旅游集团共同投资,汾西重工、长江电力、湖北三峡旅游集团、中船重工708所、宁德时代、704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顶尖大学、研究所和船舶领域设计研发制造单位共同参研,宜昌鑫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负责建造。
众多行业顶尖“巨头”的加持,为“长江三峡1”的顺利建造、下水提供了可靠保障。“长江三峡1”建成首航,进一步提升了宜昌造船工业的技术实力,也由此揭开宜昌大步迈进新能源船舶建造蓝海的序章。
全球载电量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单船接待游客逾1万人,总耗电约4万千瓦时,替代燃油近10吨,相当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近30吨。长江三峡1”号充电1次可续航100公里,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660吨,是一艘“零排放、零噪音、零污染”的绿色船舶。
与同类型传统游轮相比,“长江三峡1”号推进效率更高、能源消耗更低、利用率更高,在进出船闸、靠离码头掉头、转向等操作也更灵活,在操作、续航、航速等综合性能上呈现良好。
科技赋能满载“高精尖”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宜昌船舶工业园内,10艘货轮正在舾装、17艘万吨级货轮正在建造。
近年来,随着“绿色长江”的呼声越来越高,新能源船舶成为造船界的宠儿。
去年3月8日,湖北省首艘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帆盛102”在宜昌船舶工业园建成下水试航。
枝江市盛懋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扬介绍,该船可实现单纯柴油燃料状态和油气双燃料状态两种运行模式。当船舶以LNG为主要燃料时,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大降低,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20%,降低硫氧化物排放约80%,颗粒物接近零排放。
与此同时,由宜昌鑫汇建造的“理航渝建1号”“理航渝建2号”也相继于去年5月下水。这对姊妹船满载可装9600吨货物,是宜昌鑫汇为重庆“渝建物流”量身定做的国内首艘绿色智能三峡船型散货运输示范船。船舶采用油气电混合动力,配备2台990kW双燃料主机和200kWh锂电池,下水时主机驱动螺旋桨,同时通过轴带发电机给锂电池充电,洪水期上水时主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螺旋桨,码头卸货移泊及三峡船闸内可采用纯电推低速航行,具有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等四大特点。
由盛懋船业承接,今年2月10日开建的汉江120TEU纯电动集装箱船,作为内河集散两用船,配置电池驱动的双推进电机,船长80米,最高设计航速18千米/小时,可装载20英尺和40英尺标准集装箱,单程航程175千米,自持力5天,有助于推进航线传播标准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运营效率,革新集装箱运输行业模式。
目前,盛懋船业正在建造两艘纯LNG动力万吨级船舶项目,项目将加大新材料运用比例,采用铝合金与碳钢结合使用。“未来,氨、氢、甲醇等新能源都有可能应用到造船领域,大力推进绿色船舶的发展。”屈扬说。
抢占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宜昌因水而兴,拥有丰富的绿电资源,正加速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引进了宁德时代、山东海科、广州天赐等行业龙头,推动产业向新能源电池、动力总成持续攀升。这意味着宜昌无论是资源禀赋,还是工业基础,都已具备为长江乃至中国内河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底气和实力。
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数据显示,长江流域目前拥有客船、货船、液货船96049艘,绝大部分采用传统动力。
宜昌造船历史悠久,有锚地、交通、港口、区位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具备发展船舶制造业的良好基础。
顶层设计,更为宜昌绿色船舶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2022年9月,宜昌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意见》,提出强力推进“电化长江”,发展专业化船舶检验机构,建设内河新能源游轮船舶制造基地,推动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中心。
2023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发出铿锵强音,将高位谋划实施“电化长江”五年行动,加快公务船、旅游车船、运矿车船、港口作业船舶电动化替代更新,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打造“电化长江先导区”。
2月23日,市政府专题研究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进一步擘画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加快锻造研发设计、建造维修、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全产业链条,推进“电化长江”再开新局。
2021年以来,宜昌船舶建造企业累计承接新能源船舶订单20艘,居全省首位。
宜昌船舶工业园目前正紧锣密鼓建造氢动力船, “氢化长江”也即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不仅如此,2月10日,宜昌船舶工业园还组织8家船企成立了船舶集团公司——湖北江通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的成立必将为宜昌绿色船舶工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彻底打破当前“规模不大、单打独斗、无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制造的高地、长江中上游船舶建造中心,宜昌正奋楫扬帆、踏浪前行。